修道六步功夫

講題11.png

視頻 https://youtu.be/GZUnZNQZAdE

 

  天道之進修,分為六步;『止、定、靜、安、慮、得』

知止而后有定,定而后能靜,靜而后能安,安而后能慮,慮而后能得。

~大學經一章

第一:

道不知止處 修無從入手

知止:了悟本性歇止於至善的境地。進德修業的修子,能夠了悟本性當止予至善的根源時,心中自然有定向與目標。

天台宗重要的觀行法門:

所謂止,是止息妄念; 觀,是觀照萬法自性。

1、知什麼?知道訪求明師指點玄關竅,知道明德之所在,知道天地間的大道理,知道三期普渡,大道拯救善信之良機,知道修持內聖外王之道,以達至善之境。

2、止何處?止於至善寶地,達到真空妙有,效聖法賢,修持至盡善盡美,做到止境為最終目的。

3、如何知止?即內而知止為守性,去欲抑情,格物致知﹔外而知止不妄為,止住一切不正常的行為。

4. 至善之地,止而不遷,人心漸退,道心漸萌,自獲心定。

5. 初步學大學之功,須先知止於何處,止於性天,心有所歸,而性不問自定!」

  修天道,可無所止,儘量可修。止,即是止於一 止一為正

昔之得一者,天得一以清;地得一以寧;神得一以靈;谷得一以盈,萬物得一以生;

。孔子所云:「吾道一以貫之」,蓋宇宙最高之原理,即止於一也。

世人稱之為「信仰」,所以稱之為信仰,乃最高的統一精神,實為最大的止處。

宇宙不停的移動,世事不庭的變換,人處於其中,沉浮輾轉,非常苦惱。

所以必須有一止處,有所止,乃可應付紛擾苦惱的環境。

止不是消極,止是精神的歸一起點。

止是靈性的歸一終點。

不求道便不知起始

不修道更不之終了

古代叔孫武叔在朝庭上對大夫們說:「子貢賢於孔子。」子服景伯把這話告訴子貢,子貢說:「拿圍牆做比喻吧,我的牆齊肩高,站在牆外,就能看到我家裏富麗堂皇;孔子的牆幾丈高,如果不從大門進去,就看不見雄偉壯觀、多姿多彩的景象。進得去門的人太少了,叔孫先生這麽說,也是可以理解的!」

登堂入室~知止  

孔門四配四聖~顏回(復聖)、孔伋(述聖),曾參(宗聖)、孟軻(亞聖)

知止而后能更有所作為,實為修天道「止」的功夫。

其進修的方法如下:

 ()堅定修持天道。執德弘毅,信道篤實

 ()恪遵修道戒律,以嚴肅本身之生活。

 ()實行抱一,絕無雜念,則精神可集中,自然止矣。

為學者,能夠知止,了解人生的真諦與定向,內能格物致知,外能明德親民,不受塵緣所紛擾,心無妄想雜念,本性自然光明,

知止而后有定

第二:

本性作主 生命有定向,不向外馳騁。

言人生有了方向,精神有所歸依,意志自然堅定,不為外物所動所惑,自然達於清靜無為。

知止於性天,覺悟自性本來具足一切,本來即如如不動,故說有『定』」。

如何定?即以良心當家,不再以識神用事,

栓心猿,鎖意馬,意志堅定為大丈夫

不以富貴妨其道,不以隱約易其心

富貴不能淫、貧賤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,

自然達於如如自在,不變不動之定力。

定之益處:氣稟自然悉化。物欲必然全消。性體自然靈妙。心德必然流露。

清靜經云:「常能遣其慾,而心自靜,澄其心而神自清,自然六慾不生,

眼(見欲,貪美色奇物)、耳(聽欲,貪美音贊言)、

鼻(香欲,貪香味)、舌(味欲,貪美食口快)、

身(觸欲,貪舒適享受)、意(意欲,貪聲色、名利、恩愛)。

貪嗔癡三毒消滅。」自獲大定。

以增智慧,俗情看淡,內心不動,外物不搖,止於至善,自獲定力。

三施並行,積功累德,冤孽消清,本性光明,即得真定。

於一切處,不起愛憎,不隨所染,即是定。

古代有一位金碧峰禪師,在他知道本來面目以後,他什麼都不要了,唯有他用的玉缽,卻視為珍寶一般。

本來這位金碧峰祖師早就應該圓寂了,因為他的大壽早就過期,閻羅王老爺幾次的派黑白無常前去捉拿,金碧峰禪師正在入定中,黑白無常捉拿不到,無法向閻王覆命交差,當地土地神獻計小鬼,說金碧峰最心愛的是他的玉缽,若黑白無常將玉缽搖動了,金碧峰就怕玉缽的遺失而出定了,出定後就可以捉拿他前去交差了。

黑白無常聽土地神言後,依計而行,金碧峰祖師聽到缽的響動即刻出定,睜開眼來,見著是黑白無常拿著鐵鍊來鎖魂,心下一轉,把玉缽用力往地上一摔,就是為了對玉缽執念,險險乎送去了老命,他很快的對黑白無常說:『請在這裡等一會,讓我再稍坐一下吧。』說了以後,他又入定了。在定中他和黑白無常說道:

『若人要拿金碧峰,除非鐵鍊鎖虛空;虛空若能鎖得住,再來拿我金碧峰。』

泰山崩於前而不驚。一切誘惑均不動搖,此是「定」功。

定功的效果,見理明,不為邪說異詞所動。

有大魄力,可擔當大任。即「莊敬自強,處變不驚」也。

其進修方法如下:

注重食物衛生,素食以清血液。

避免食葷,以免血液重濁。使生理健全,

須鍛鍊身體,由生理以增加心理的力量。

時刻提氣,勿使下墜,則可以助長健康。

實行專氣調息,使氣平和不浮,氣不浮,則血液不上沖,心思自然底定。

初則小定,久則獲得大定。

第三:

何謂靜?不起心生妄念,平靜不動搖,不妄想,不急躁。

靜中靜非真靜,動處靜得來,才是性天之真境;

樂處樂非真樂,苦中樂得來,才是心體之真機。

  由定而靜,靜如止水,水靜尚可照影。人的精神止靜,自可燭照萬物。

由靜中可以生慧,更可進入感而遂通的妙境。其進修方法如下:

不生疑慮,不起妄念,親朋誹謗皆不聽,風聲魔考皆不懼,自然由定而靜矣。

受持三寶心法,身口意業,皆得清靜。

遵守五戒,身心清淨,修清淨行,本性清明且靜矣

 ()少私,私者我也,少私者忘我也。

 ()寡欲,欲者物也,不可受物的影響。

 ()實行心齋,使體合於心。

能清靜無為,才能樂天知命,煩惱妄想不入於心,身心自然安泰和順,困擾則不憂煩身心,自然安然自在。

第四:

本性清靜自然以後,心中即能安泰舒適,心曠神怡。

  止、定、靜、均不免用功夫,似由勉強而來。

「安」則自然,自然即放心也。放心者,無心也。

宰我問:「服喪三年,時間太長了。一年的時間就可以了。」

孔子說:「汝女安則為之。

孔子說:「不仁德的人不能長久過窮困生活,不能長久過安樂生活。仁德的人從實行仁中獲得安慰,聰明的人從實行仁德上獲得利益。」

子曰:「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,不可以長處樂。

仁者安仁,知者利仁。」---《論語·里仁》

孔子七十而從心所欲,從心所欲即放心也。

安貧樂道,重聖輕凡,勤行內外功,返其自然,

吉凶禍福,隨遇而安。

隨所住處恆安樂 身安環境 心安自性

 ()任其自然,不造作,不矜式,不勉強。

合於玄同,打破一切差別,無所區分,自是盡物之性,盡人之性。 

心常安則一身舒泰,身常安則動靜合宜。

第五:

慮者,思想精詳,聰明睿智,本性如日月之光明,事來則應,事去則靜。

能身心安泰,則思慮自然達到周詳,動靜合乎天理,處事圓融自在,自然達於萬慮無礙之境界。

  以上四段多屬靜的,到此則變為動的。修天道的最高修養,不是專注重靜功,靜功祇是進修的一個段落,並不是進修的目標。其進修的方法:

 ()隨心應化。

 ()揭發玄機。

慮者,效聖法賢,明其體而達其用,

己立立人,己達達人,弘道以渡眾,

王外之道可得矣。

孔子是個賢人,他所譏刺抨擊的都切中諸侯的弊病。如今他長久滯留在陳國、蔡國之間,眾大夫所作所為都違反仲尼的心意。如今楚國,是大國,派人前來聘請孔子,各國忌憚孔子在他國起用(吳國 楚國 陳國、蔡國)。”於是就共同調發難將孔子圍困在陳蔡野外。孔子沒法行路,斷絕了糧食。史稱陳蔡絕糧 隨從的弟子疲憊不堪,餓得站不起來。但孔子仍講習誦讀,彈奏歌唱,傳授詩書禮樂毫不間斷。子路生氣,來見孔子說:“君子也有窮困嗎?”孔子說:“君子能固守窮困而不動搖,小人窮困就胡作非為了。”

子曰:「君子固窮,小人窮斯濫矣。」

孔子安而後能慮,方能將死生置之度外.

事物應對皆能深思遠慮,處理一切皆圓融自在。

處事思慮安然周詳,必能寧靜致遠,真心修辦大道,必可離苦得樂,超凡入聖。

第六:

得什麼? 得道,而達天人合一的境界。

天人合一者,即宇宙在我裡面,我在宇宙裡面,我與宇宙是一個。

我與天地合成一個,即與天地參也。如此即可回歸故鄉之極樂無極天也。

得什麼知止定靜安慮,乃大學造詣次第,躬行實踐,獲得本性之光明也。

得什麼得本性光明,終身受用無盡,完成大人之學,則可超凡入聖,了脫輪迴,得登彼岸。

知止、身定、心靜、意安、性慮,為修身之次第步驟,修道者能實踐於日常生活中,處事自然大公無私,胸襟則坦蕩光明。

。。。。。。

  進修天道之六段功夫與效驗:

大學之入門( 止──由止而中,形者立也)得道

大學之方向( 定──由定而著,著者成長也。)修道

大學之造詣( 靜──由靜而明,明者光華也。)

大學之入室( 安──由安而動,順其自然也。)

大學之效驗( 慮──由慮而變,變者陰陽不測之謂也。)

大學之成就( 得──由得而化,化者超生了死也。)成道

孔子説:“我十五歲就立志學道,三十歲能夠立身行事。做事合乎禮法,四十歲遇到事情不再感到困惑,五十歲就能是透諸事而樂知天命,六十歲時聽到不同的意見不動心,七十歲可以隨心所欲(收放自如)卻又不超出規矩得大自在。”《為政》。

子曰:“吾十有五而志於學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順,七十而從心所欲,不逾矩。

慧能六步解析~

何時知:聞道

 時,有一客買柴,使令送至客店,客收去,惠能得錢。卻出門外,見一客誦經。惠能一聞經語,心即開悟,遂問:“客誦何經?”客曰:“金剛經。” 復問:“從何所來,持此經典?”客雲:“我從嶄州黃梅縣東禅寺來。其寺是五祖忍大師在彼主化,門人一千有余。我到彼中禮拜,聽受此經。

何時止:得道

作詩句後第二天,祖潛至碓坊,見能腰石舂米,語曰:“求道之人,為法忘軀,當如是乎!”乃問曰:“米熟也未?”惠能曰:“米熟久矣,猶欠篩在。”祖以杖擊碓三下而去。惠能即會祖意,三鼓入室。祖以袈裟遮圍,不令人見,為說《金剛經》。至“應無所住而生其心”,惠能言下大悟,一切萬法,不離自性。

何時定:學道

五祖歸,數日不上堂,眾疑詣問曰:和尚少病少惱否?曰:病即無,衣法已南矣。問:誰人傳授?曰:能者得之。眾乃知焉,逐後數百人來,欲奪衣缽。一僧俗姓陳名惠明,先是四品將軍,性行粗糙。為眾人先,趁及惠能。惠能擲下衣缽於石上,曰:“此衣表信,可力爭耶?”能隱草莽中。惠明至,提掇不動,乃喚雲:“行者,行者,我為法來,不為衣來。”惠能遂出,坐磐石上。惠明作禮雲:“望行者為我說法。”惠能雲:“汝既為法而來,可屏息諸緣,勿生一念,吾為汝說。

何時靜:修道

惠能後至曹溪,又被惡人尋逐,乃於四會,避難獵人隊中,凡經一十五載,時與獵人宣說法。一日思惟:“時當弘法,不可終遁。”遂出至廣州法性寺

何時安:明道

印宗法師請慧能至上席。詢問佛法深奧義理。見慧能言語簡單而佛理精妙,不受文字束縛。印宗法師說:“你定非常人,早就聞說黃梅五祖衣法南來,應該是你吧?”慧能答:“不敢。”宗於是作禮,請求把衣缽拿出來給大家看。

何時慮:講道

善知識!一切經典、及文字、大小二乘、十二部經,都是為人而設,因為智慧性,才能建立。若沒有世人,一切萬法不會存在。可知萬法本是因人而興起,一切經書,也是因人說才會有。因為世人之中有愚有智,愚昧稱小人,智慧稱大人。愚昧人向有智慧人請教,有智慧人對愚昧人說法,愚昧人若忽然領悟心開,即和有智慧之人沒有差別。

何時得:成道

神秀說:“他有無師自悟智慧,深悟最上乘佛法,我不如他。且我師五祖,親傳衣法給他,難道憑空傳授?我恨不能遠道前去親近,在這裡枉受國家恩惠。你們不要滯留在此,可到曹溪參訪。” 一天,神秀令門人志誠曰:“你聰明有智,可以替我到曹溪聽法;若有聽聞,用心記取,回來告訴我。”

慧能大師享年七十六,年二十四得道,三十九剃髮,說法利生,三十七載,得旨嗣法者,四十三人,悟道超凡者,莫知其數。

大學經一章

大學之道,在明明德,在親民,在止於至善。

知止而后有定,定而后能靜,靜而后能安,

安而后能慮,慮而后能得。

物有本末,事有終始,知所先後,則近道矣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經典課題 講題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學聖書軒 的頭像
    學聖書軒

    天覺愚人的部落格

    學聖書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