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覺愚人忠正書法園地
學聖書軒之版主天覺愚人忠正的書法作品(其中"聖賢志願者銘","樂道生涯","覺性參天","國學之樂","天覺歌"等絕無僅有的個人經典之作),以歐陽詢楷書字體書寫,謝謝欣賞。

20171130君子常.png

君子常虛其心志,恭其容貌,不以逸群之才加乎眾人之上;視彼猶賢,自視猶不肖也。故人願告之而不厭,誨之而不倦。(中論)

【釋】真正的君子,常保心態謙虛,舉止恭敬有禮,不以出眾的才能而高於眾人之上;他把別人都看作是賢能之士,而把自己看成是不賢之人。因此別人願意告誡他而不覺得厭煩,教誨他而不覺得疲倦。

文章標籤

學聖書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20171129生而貴.png

生而貴者驕,生而富者奢。故富貴不以明道自鑒,而能無為非者寡矣。(文子)

【】生來就顯貴的人,容易驕縱;生來就富足的人,容易奢侈。所以富貴之人,如果不以明白做人道理來自我反省觀照,而能夠不做錯事的就很少了。

文章標籤

學聖書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20171208與善人居.png

與善人居,如入芝蘭之室,久而不聞其香,即與之化矣;與不善人居,如入鮑魚之肆,久而不聞其臭,亦與之化矣。是以君子必慎其所與者焉。(孔子家語)

【解釋】與善人相處,就像進入有香草的屋子裡,時間一長就聞不到香氣,這表示自己已經融入其中,與香氣同化了;而與不善之人相處,就像進入鹹魚鋪子裡,時間一長就聞不到臭味,也是與臭味同化了。因此君子一定要謹慎地選擇朋友與環境。

文章標籤

學聖書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20171218德日新.png

德日新,萬邦惟懷(德行天天進步,世界各國都會受到感化而遠來歸順

 

文章標籤

學聖書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20171214言行四則.png

行有四儀:一曰,志動不忘仁,二曰,智用不忘義,三曰,力事不忘忠,四曰,口言不忘信。慎守四儀,以終其身,名功之從之也,猶形之有影,聲之有響也。(尸子)

【釋】言行有四個準則:一是遵循志向的過程中,不忘仁愛;二是運用智能時,不忘道義;三是恪盡職守時,不忘忠誠;四是開口說話時,不忘信實。能謹慎遵守這四個準則,終生不忘,名譽和功業自然會隨之而來,就像身形有影子相隨,聲音發出會有迴響一樣。

文章標籤

學聖書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20171216無戲謔言.png

君子口無戲謔之言,言必有防;身無戲謔之行,行必有撿。言必有防,行必有撿,雖妻妾不可得而黷也,雖朋友不可得而狎也。是以不慍怒,而教行于閨門;不諫諭,而風聲化乎鄉黨。傳稱「大人正己而物正」者,蓋此之謂也。(中論)

【釋】君子開口不說玩笑的言語,說話必定防範約束;自身沒有玩笑的行為,行為必定檢點謹慎。說話防範,行為謹慎,即使是妻妾也不敢因親近而無禮,即使是朋友也不敢因熟悉而輕慢。所以,君子不用嚴厲訓斥,而身教就能影響整個家族;不用規勸告誡,而良好的風氣就能教化整個鄉里。《孟子》中稱讚,「聖人端正己身,而身邊的萬事萬物也會隨著端正」,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。

文章標籤

學聖書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20171219輕諾寡信.png

夫輕諾必寡信,多易必多難。.....  是以聖人猶難之,故終無難。(老子)

【解釋】隨便的許諾,必定很少講求信用;把事情看得太容易,必將遭遇很多困難。因此聖人處事還要抱著艱難之心,所以終究沒有患難之事。

文章標籤

學聖書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20171221道義為本.png

教育訓導,以道德仁義為本,以巧言善辯為末;言論話語,以誠信順理為本,以奇異華麗為末;知識分子,以孝順父母、友愛兄弟為本,以交友應酬為末;落實孝悌,以盡心奉養為本,以圖表面、講排場為末;身為部屬,以忠誠正直為本,以諂媚討好為末。這五者讓人們守住根本、遠離枝末,仁義的風氣就會興盛;假如遠離根本而守住枝末,道德就會敗壞。

文章標籤

學聖書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20171220觀其所舉.png

貴即觀其所舉,富即觀其所施,窮則觀其所不受,賤即觀其所不為。視其所患難,以知其勇;動以喜樂,以觀其守;委以貨財,以觀其仁;振以恐懼,以觀其節。如此即人情得矣。(文子)

【解釋】所以評價人的方法是:高貴的人要看他所推舉的是什麼人,富有的人要看他所施予的是什麼人,貧窮的人要看他不接受什麼,地位低下的人要看他不做什麼。觀察他處在困難面前的舉動,來了解他勇敢的程度;用歡樂之事觸動他,來了解他的操守;把財物交給他,來考察他的仁德;用恐懼震懾他,來了解他的氣節。這樣就可以知道他的真實情況了。

文章標籤

學聖書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20171217戒之哉.png

戒之哉!無多言,多言多敗;無多事,多事多患。安樂必誡,無行所悔。(孔子家語) /學聖書軒忠正行書

【解釋】要引以為戒啊!不可多話,多話容易因為輕慢心而說錯話,最後招來禍害;不可多事,多事容易因為內心浮躁而做錯事,最後引來禍患。處於安樂時要提高警戒,不做會讓自己後悔的事。

20171217戒之哉無.png

文章標籤

學聖書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